听新闻
放大镜
美食背后的自然之道
2019-04-24 16:36:00  来源:
 走进大大小小的中西餐厅,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菜谱,令人眼花缭乱。美食本身凝聚着人类的智慧,也可以看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风俗和生活习惯。《舌尖上的中国》让我们领略美食背后的人文与生态,这类纪录片蔚为大观,《美味绝飨》《我们每日的面包》《河豚:一种渴望的味道》《蛋糕国王》……其所展示的人类在美食上孜孜以求的追求成为一种美好的典范。

  自从人类开始围坐在一起共同进餐,饮食之道就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数万年来,人类已经整合汇聚了明智的饮食之道,包括饮食的禁忌、仪式和烹调方式。不过,在工业化食品的推波助澜下,人类创造了新的食物链,萎缩在工业化食物链的末端,部分丧失了与自然之间的原始记忆。

  对于饮食的反思,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无可避免的责任。迈克尔波伦的《杂食者的两难:食物的自然史》以田园调查的方式,走访农场、研发室、牧场、食品加工厂和超市,从食材产地一路追踪到丰盛的餐桌,如侦探般揭开现代食品的面貌,追寻现代饮食如何成为人类疾病的来源。

  今天的食品包装更加精美、奢华。一些食品的包装上印有牲畜在绿油油的草场里啃食的图案,让人感觉食品产地天然、卫生,没有受到工业污染。但是,纪录片《食品公司》却告诉我们,这是一种假象:畜牧业广泛运用工业技术饲养牲畜,这些技术给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例如引起肥胖、糖尿病、沙门氏菌感染等,还导致环境污染。因此,《碳水超载:吃到死的文化》这部作品则直接告诉你管住你的嘴和胃!

  《杂食者的两难:食物的自然史》书名中的“杂食者”,正是我们人类。这个称谓形象生动,同时也是对人类偏好美食的一种嘲讽和揶揄。正是因为人类作为杂食者,才在地球上生存下来,书中写道:“什么都能吃是一项天大的恩惠,但是挑战也不少。”吃的种类多,得到的乐趣也多。然而过多选择食物,也会形成压力和破坏。

  英国作家英奇曾经形象地说,整个自然界就是“吃”的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之间的动词变化。人类与生俱来的对于大自然的好奇心与实验精神,也大多拜杂食这种特性所赐。许多适应环境的能力,包括狩猎和烹煮食物,也是为了破除其他生物的防御措施而演化而来。有思想家甚至认为,正是人类不满足的胃口,造就了野蛮和文明,因为想把所有的东西都拿来吃的生物,会特别需要伦理、规则和仪式,我们吃下去的食物以及吃食物的方式,都会决定我们成为怎样的人。

  维系人类生存的三条主要食物链:产业化食物链、有机食物链以及采猎食物链。三条食物链各有千秋,可是,经由我们所吃的食物,将人类与土地的生产力以及太阳的能量连接起来,这种连接可能并不显著,即便是一块奶油夹心饼干,都与万物发生着联系,毕竟食材源于广袤的自然界。传统社会里,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的普遍愿望就是有一口饭吃生存下来。但是,进入工业社会之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农牧渔等产业的生产能力极大提高,食物变得异常丰富,再则琳琅满目的调料品、标注各种营养学标签的食物、制作技术光怪陆离的食物,让人们无所适从。

  纪录片《刀叉下的秘密》告诉我们:人们喜欢吃高能量的糖,人们喜欢吃饱了撑着,同时大量廉价、加工过的高热量的食物被制造出来,以健康为代价刺激着产生快乐的神经。而《吃掉它:一个食物浪费的故事》则揭示了这样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事实:我们生产出的食物40%都被浪费了,造成总体能耗4%的浪费,而被浪费的食物在垃圾填埋场腐化,产生大量像甲烷这样的温室气体。

  迈克尔波伦认为,在吃什么和怎么吃方面,“大道至简”的哲学原则,此处也同样管用。若偏离这个原则了,疾病就会紧跟其后。尽管这是一个常识,依然被很多人忽略,不少人把口感当作标准。

  这里之所以说是相对安全,其主因是:若食材所依赖的土壤、水源出现污染,那食材肯定是不达标的。当前,保护生态、呵护环境和每一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环境出现问题,人的身体必然出现健康风险。健康理念中,有一句俗话叫“管住嘴”,其实仅仅如此是不够的,还要管好生态。只有生态环境好了,我们吃起来才会坦然。与土地打交道的朴实农民,对于食材的选择有很多直观的经验,同时他们也知道保护土壤生态的重要性。

  对生命的自戕、对自然的掠夺与美食的历史相生相伴,我们该学会懂得感恩大地、感恩自然,那是人类饮食与文明的前提。

 
  编辑:郝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