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喜报 | 新吴区检察院这两个项目荣获2021年度新吴区法治惠民实事工程二等奖
2021-12-14 16:02:00  来源:无锡高新区检察院

  近日,2021年度新吴区法治惠民实事工程项目评审会召开,全区18家单位的19个项目参加评选。新吴区检察院报送的“创新优化涉众型案件追赃挽损工作机制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项目、“河长+检察长合力保护伯渎河生态环境协作机制”项目均获评二等奖。

  创新优化涉众型案件追赃挽损工作机制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近年来,新吴区检察院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民生实际,推动“防范涉众型经济犯罪,守护群众钱袋子”法治惠民实事工程落实落细,建立健全法治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推动追赃挽损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于检察工作的满意度。

  一、以机制建设推动惠民工程常态开展

  定位重点工程,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将涉众型案件追赃挽损工作作为全院重点工作,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把追赃挽损工作进展作为惠民工程成效的重要依据。

  加强公检法联动,建立协同化工作机制。联合法院、公安会签《关于进一步加强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追赃挽损工作的意见》,建立线索共享机制。2021年上半年,共移交线索13件,并对可处置的赃款60余万元及时发还,获群众点赞。

  及时转变办案理念,建立创新化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追赃挽损与认罪认罚相结合的创新工作机制。2021年以来,通过认罪认罚制度,推动犯罪嫌疑人在捕诉环节主动退出赃款共计人民币4900余万元,比去年同期上涨400%。

  二、以司法办案促进追赃挽损提质增效

  坚持从严打击,破解追查赃款难题。今年以来,该院共办理涉众型经济案件23件101人。通过摸排上下游犯罪链条,在深入开展断卡行动的同时确保追赃挽损有序推进。在吴某甲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中,通过分析资金流向,成功查封、冻结银行账户1400余万元。

  探索新型方式,破解金额认定难题。在颜某某等人利用泰达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中,该院探索引入司法审计制度,借助专业优势,破解检察实务难题。在全诉讼流程共计追回赃款4300余万元,实现追赃百分百的目标,目前该案已在积极筹备发赃事宜。

  举办发赃大会,破解赃款发还难题。在办理一起被害人多达1000多名的重大电信网络诈骗案中,追回赃款240余万元,追赃比例达77.55%。判决生效后,与法院、公安联合发布发赃公告,及时成立赃款发还工作小组,并于2021年5月举行联合发赃大会,获得被害群众充分认可。

  三、以诉源治理保障法治宣传防患未然

  持续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常态化开展“三官一律进社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检察官在您身边”等大型系列宣传活动,提高群众法律意识。2021年以来,共计组织开展20余次法制宣传活动,接待群众1000余人次,推动法治宣传长效机制的建设。

  突出重点人群以案释法。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利用大数据平台分析研判精准选择普法宣传点,选择投资类、交友类诈骗以案释法现场解说;针对在校学生,由丁宏伟检察长、徐子良副检察长开讲法治课、开展“云普法”线上直播;针对辖区老年人,围绕保健品类、非法集资类诈骗开展精准普法进社区。自2021年开展精准普法以来,电信网络诈骗案损失同比下降43.7%。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优势。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与报纸、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多管齐下,进行广泛宣传。在该院微信公众号平台开设“反诈进行时”专栏,取得较好的社会反响;该院办理的减肥“糖果”等案件多次被央视《今日说法》、人民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皇族后裔”诈骗等案件多次被最高检、中央政法委长安剑等微信公众号报道。

  群众之事无小事,我们将继续立足检察职责,在办理经济案件中坚持以“群众损失最小化、追赃挽损最大化”为工作目标,践行检察为民理念,用心用情办实事,追赃挽损暖民心,努力当好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法律守护者。

  河长+检察长合力保护伯渎河生态环境协作机制

  近年来,新吴区检察院深入落实区委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践行环境保护公益监督职能,积极构建河长+检察长合力保护伯渎河生态环境协作机制。该院围绕伯渎河开展公益保护,排查线索36件,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1件,涉及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公共安全、文化文物保护等多个领域。初步形成了伯渎河流域水资源环境、生物多样性、沿岸文物等方面的保护合力,惠民成效得到彰显。今年11月,《新吴区检察院践行环境保护公益监督职能,做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检察答卷”》报告得到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

  一、构建公益保护新机制

  与区河长办公室联合签署《关于建立“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的意见》。联合多部门采用船舶巡查、无人机巡航、分段实地巡查等方式,对伯渎河水域的污染源开展实地巡查20余次。推动区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加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构建具有新吴特色的公益损害风险防控格局。创新生态环境保护跨区域协作,与苏州相城区检察院会签《太湖流域检察公益诉讼一体化协作机制》,着力解决水域保护中普遍存在的“上下游不同步,左右岸不同行”等问题。

  二、汇聚公益保护新合力

  牵头打造“益心益行”党建联盟品牌,以党建红引领检察蓝。共签“益心益行”党建联盟共建协议,探索在生态环境公益保护领域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形成横向联治“一盘棋”。全面监督实现河流全方位保护,扎实开展“伯渎河巡河”“散乱污企业整治”“工地扬尘整治”“水生生物资源保护”等专项活动,共发现雨污管网破损、企业非法排放废水等水污染线索5件,发出行政诉前检察建议6份,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1件,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专项治理3次。

  三、践行河流保护新举措

  保护水生态环境,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开展伯渎河水域的暗管、排污管、污染源巡查溯源,督促有关单位修理破损雨水管网,规范船舶生活污水收集处置,整治污染企业12家。养护水生物资源,针对非法捕捞、河岸毁绿等问题,推动出台专项行动方案,覆土复绿2.8万平方米保护飞禽栖息地,促进生物资源恢复性增长。开设生态损害赔偿金专用账户,首批赔偿金120余万元已到账。呵护传承历史水文化。对吴文化重要遗址“故文台”、泰伯庙开展专项“体检”,提出文保控制带范围内环境防治、安全隐患消除等保护举措,以点带面,针对净慧寺、昭嗣堂、圣塘桥等全国、省、市级文物开展专项治理活动,使伯渎河沿岸文物得到妥善保护,伯渎河的历史故事、文化记忆得以有效传承。

  下一步,新吴区检察院将继续践行“两山”理念,充分履行检察公益诉讼职能,推动形成政府主抓、检察监督、公众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切实保护伯渎河生态环境。使伯渎河流域保护措施进一步落实,预防性保护进一步加强,保护体系进一步健全,使河流保护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编辑:郝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