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无锡高新区锻造检察监督“梦之队”
2017-04-24 14:17:00  来源:

  平均年龄不到30岁,这是一支特别年轻的团队;硕士研究生比例高达60%,这是一支特别爱学习的团队;拥有全国侦查监督业务标兵、全国优秀公诉人、全省十佳公诉人、全省刑事执行检察业务标兵等一批领军拔尖人才,这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团队。一提起无锡高新区(新吴区)检察院刑检团队,知道的人都会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这个团队,牛!”

  近年来,无锡高新区(新吴区)检察院以“办精品案件、建优秀团队、创品牌特色”为导向, 践行“人人皆可成才”和“尊重人、激励人、发展人”人才理念,充分发挥领军拔尖人才的集聚、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检察队伍整体素能提升,以高层次人才引领高水平发展,成效显著。

  铸人以魂,同心共筑“新检梦”

  无锡高新区(新吴区)检察院刑检部门是个年轻的团队,侦监公诉一体化,干警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80后、90后覆盖率达92%。如何让这些血气方刚、朝气蓬勃的检察“菜鸟”迅速成长融入大家庭,是一个现实并且迫切的问题。

  “以文化人、以文育检、以文聚气,用团队文化来增强干警的理念认同、感情认同和实践认同,从而培育检察职业精神,塑造检察品格,凝心聚力谋发展。”刑检部门负责人张斌介绍说。

  这位80后检察官,提起部门的每一名干警的性格、特长、兴趣等都如数家珍。在他的倡议下,该院刑检部门将“客观公正、缘法精细、思圆行方”作为科训,每一名新人入职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将科训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在刑检部门所在的楼层,他们打造部门文化走廊,在办公区域创建“文化墙”展示干警风采,评选“每月之星”,树立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形成比学赶超、奋发向上的浓厚氛围。他们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下午茶”文化。在干警生日或获得荣誉奖章之时,开展文艺庆祝活动,在工作之余,营造温馨的氛围,强化全科干警的归属感。

  副检察长徐子良表示,“不断强化心本管理,以制度管理人,以情理感化人,使‘每个人都能成才,都有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发扬长处、激发活力、深挖潜力,同心共筑‘新检梦’!”

  授人以道,人人皆是“多面手”

  “在我们科里只有一句金玉良言恒久流传:好的公诉人是案件喂出来的。在师傅的指导下,我相信一定可以从案件小白进化到案件大白,有一天成为优秀公诉人!”1994年出生的盖俊雅是高新区(新吴区)检察院刑检团队最年轻的一名干警,不久前在无锡市公诉人团体论辩赛中喜获佳绩,荣获“优秀辩手”称号。

  她口中的“师傅”,就是刚刚在全国六公赛中荣膺全国优秀公诉人、全国公诉标兵提名奖、优秀论辩奖获得者孙宁,她的“职业导师”。

  职业导师制度,是高新区(新吴区)检察院“人才强检,打造新吴检察发展人才新高地”战略工作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该院相继涌现出一批在全国、全省检察机关比武练兵中取得标兵、能手以及在知识产权保护、未检领域具有全国、全省影响力的领军拔尖人才。该院充分发挥资深干警、领军拔尖人才的带动、辐射作用,以老带新、承前启后,让他们担任年轻同志的职业导师,在讯问、审查、起诉等各个环节传帮带,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让青年干警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提升工作能力,形成以一带十、共同提升的发散效应。

  “以师带徒,以案促学,实行‘点对点’的人才培养接力,实现精准化、定向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促进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的全面提升,人人都是‘多面手’。”公诉科科长、全国优秀公诉人孙宁说。

  全省刑事执行检察业务标兵师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2005年大学毕业参加检察工作的她,在综合岗位八年,以文书写检察情怀。2013年转岗到刑检部门后,先后在刑事执行、未检等岗位,依托“传帮带”机制,她迅速提高业务水平,至今审查办理各类刑事犯罪案件400余件。2015年8月,在全省第一届刑事执行检察业务竞赛中,历经笔试、法律文书制作和现场答辩等环节,她以扎实的理论功底、良好的实务运用水平和优秀的临场表现力,荣获全省刑事执行检察业务标兵。

  育人以才,一流队伍打造一流业绩

  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刑事案件专家论证会在高新区(新吴区)检察院举行,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李翔、苏州大学法学院钱叶六教授及江苏省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刘伟受邀参加,对该院正在办理的两起疑难复杂的刑事案件进行论证。

  论证会上,承办检察官于颖针对两起案件的不同争议焦点,介绍了案件的相关情况。专家们从法学理论、刑事司法政策等多角度,对提交的论证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广泛交流,深入浅出的分析论证,不但切实解决了问题,而且提供了分析论证的思路。这是该院积极“借力引智”、发挥“外脑”优势、培养检察干警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院坚持激励引导与管理监督并举,发挥资深干警作用与加快年轻同志成长步伐并举,成立了“检察文化中心”、知识产权保护检察法律服务中心、“小敏姐姐”未检团队,开设“开检讲坛”、创立泰吴法学社,与华东政法大学、上海社科院法学研究所、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开展富有实效的“检校共建”“检研共建”,加大对专门型、专家型、骨干型人才的培养力度。

  该院还出台一系列制度和举措来激发队伍活力。制定《“充分发挥人才集聚效应,打造新吴检察工作发展人才新高地”重点工作推进计划》,实施青年干警职业成长规划,为每一个干警“量身定制”培养模式,助推成才。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深造机会,送派年轻干警到南京大学、苏州大学等接受在职研究生教育,建立业务骨干攻读博士资助制度,营造 “争当学习型、研究型检察官,争创学习型、创新型检察院”的浓厚氛围……一个个刑检“精英”就这样孵化而来。

  “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强则工作强”,检察长苟小军表示,“让每一个干警都能够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出彩有机会,让每一个干警都能感受到检察职业的尊荣、检察事业的使命。”正是通过这样独具特色的人才建设工作,使整个队伍思维更加开放,视野更加开阔,更具开拓精神,构筑检察人才核心竞争力。

  编辑:郝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