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别以上帝的名义告诉我标准答案
2021-03-16 14:41:00  来源:无锡高新区检察院

西班牙悬疑电影《看不见的客人》被誉为2017年“最值得期待的烧脑片”,但严格意义上说,这部电影却并非“烧脑”电影,它更像是一部反转剧情片。

男主人公艾德里安和情人劳拉幽会过后,途中发生车祸,为了掩盖事实真相,在车祸中死去的青年丹尼尔连同他的车被沉入湖底。数月后,劳拉被警方发现死在宾馆里,同在房间里的艾德里安坚持说是第三人所为。那位看不见的杀人者究竟是谁,是艾德里安脱罪的借口,还是他人精密的布局?

利用情节的巧合和人性的叵测,制造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结局是这类影片最惯常的伎俩。伎俩用得好,会使故事有呼之欲出和欲语还休的紧张感,而且通过推倒之前的故事打破原有的命题,又会令观众有眼前一亮的新鲜感。随着每一个剧情的发展,观众会对无数次内心的解读进行瓦解、重建,在此过程中品尝到观影的乐趣,而这也是反转的乐趣所在。

有人说,如果某个人向你剧透,那个人肯定和你有不共戴天之仇。乍听此言,真是字字珠玑。既然剧透要不得,那么在影片中安排当事人侧面提醒观众注意细节就可谓良心之作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对于一部电影来说,细节处决定的不仅有经得起推敲的情节,有时还能左右观众的思维走向。当然,如果跳脱不了情节的困扰,也极有可能陷入导演预设的“圈套”。

影片开场古德曼律师便出现了,电梯里那略带不安的样子让人不禁疑虑她要去见怎样的客户,而作为资深律师的她在担心什么?这个细节很快就被古德曼律师的专业和人脉淹没了,她言语中透露,接到消息当晚会有证人参加法院听证会,需要艾德里安在三小时内把事情的本末如实相告,她再想出解决对策。于是艾德里安说有人撞破了他和劳拉的关系,因此勒索并约定在酒店付钱。根据“疑罪从无”的原则,即使有很多对艾德里安不利的证据,但只要能证明存在“合理的怀疑”,就很有可能使他洗脱罪名。古德曼律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艾德里安证词的致命漏洞:无法解释凶手凭空消失的原因。紧接着,她拿出了丹尼尔失踪的报纸,把两宗命案联系起来,观众这时候意识到,那个丹尼尔或许就是解谜的关键所在。

被称为“证据之王”的口供,对于证明案件事实具有独特的证据价值。但对于“零口供”犯罪嫌疑人来说,出于各种原因不如实供述或拒不供述,会对查明案件事实、定罪量刑造成阻碍,因此慎重定罪,确保其他证据确实、充分则尤为重要。可如果在必须依赖的其他证据不能独立或形成有效的证据链的支撑下再现法律事实时,任何说辞也都必须经受得住推敲才能被呈上法庭。“记住,我比你更聪明。”古德曼律师盯着艾德里安的双眼,迫于压力的艾德里安娓娓道来,讲述了车祸发生后的事情均由劳拉一手安排,观众迅速被拉入勒索者密室杀人的种种不可能之中。在古德曼律师的一步步引导下,案情又有了似乎让人心悦诚服的反转解读。

一切听起来好像很合理,因为有关本案的一切证据都不是决定性的有罪证据,在谎言和“零口供”包裹下的案件可以被塑造成任何样子,只要塑造者花心思巧妙地构思出严谨的解释。比如劳拉的手机和发来的短信、勒索照片这些推动故事或案件发展下去的情节,在古德曼律师的“解读”下,让其意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换一种说法依附性更强也更加自然流畅,这不仅赢得了艾德里安的信任,也使得他更加容易摆脱犯罪嫌疑。但这一切却不是观众所乐见的,我们都期待故事的再一次反转,而导演也满足了观众的要求,在完成反转的同时,让影片的主题得以揭示甚至深化,随着反转剥开的缝隙,直击观者的心智。

反转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让影片主题变得深刻”的手段。出于对古德曼律师专业和能力的信任,艾德里安终于说出了实情。残酷的事实似乎激发出律师的愤怒,指责艾德里安之余,律师说这是在模拟庭审过程。联想到这期间古德曼律师言辞中的某些闪烁以及最初的那份略带紧张,导演又再一次满足了观众的反转欲。是的,这次终极反转发生在影片临近结尾,也就是说,之前所有的反转都是在为这最后的博弈进行铺垫。正如电影《教父》中教父维托·唐·柯里昂告诫大儿子桑尼的,“永远不要让外人知道你的想法”,那是你的死穴……

博弈的结局很明显,也很中规中矩,遗憾的是结局又不免落入另一种俗套。导演试图用电影操纵观众的感情,让我们总认为自己是以上帝视角关注整个案件的进展,企图在最后的反转阶段让人大吃一惊,但他可能低估了观众的观影能力。无论是劳拉在丹尼尔家试图掩盖的手机铃声,还是勒索照片与劳拉相机中所拍风景的完全相似,这些细节都不难发现破绽,或许这也是导演想说又不能完全说透的秘密所在。即使是上帝也没有权力作末日审判,那么一部电影在结局企图揭示出的标准答案,往往得到的效果都不会尽如人意。对于我个人而言,会更期待一个没有结局的反转。

毕竟死亡就是解脱,活着才是折磨。

  编辑:郝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