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9日,我作为江浙沪三省市检察机关第二批赴内蒙古挂职交流干部抵达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开始为期6个月的挂职交流工作。
“巴彦淖尔”是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湖泊”。这里是内蒙古的西部,东接包头,西连阿拉善盟、乌海市,南隔黄河与鄂尔多斯市相望,北与蒙古国接壤,总面积6.4万平方公里。此时,我到巴彦淖尔工作已经二月有余,有些许感受、感动,聊作记录,与诸君共勉。
民风淳朴感受巴盟热情和友善
初到巴彦淖尔,我在醉心于这里鬼斧神工的自然美景、雄奇壮阔的大漠风光的同时,随之要适应的,是这里昼夜温差大、雨少风大沙多的干燥气候和牛羊肉荤腥多的“粗犷”美食。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江南人,起初我并不适应。
好在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们热情好客,给予我这个异乡人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关怀。单位办公室配备了加湿器,有效缓解了空气干燥的问题;同事们也纷纷送来当地新鲜的瓜果让我尝鲜。正是他们的热情友善逐渐缓解了我生活上的不适,使我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新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去。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在巴彦淖尔,我知道了什么叫做“苏蒙一家亲”。
精准扶贫传递检察关怀和力量
刚到巴彦淖尔市人民检察院工作的第一周,我跟随市院脱贫攻坚工作组到乌拉特前旗明安镇义和店村帮扶,看望当地的贫困户。
到目的地近4个小时车程,我了解到近年来,巴盟市院党组带头担当,进村入户走访,带动全院形成聚焦脱贫、攻坚奋战氛围,先后争取、协调、投入帮扶资金1600余万元,修路、打井、建房、修滴水灌溉工程、扩建村集体企业、建设村党建阵地、资助贫困学生,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帮扶村贫困户全部提前脱贫。
走访时,村民们纷纷表示多亏检察院的大力举措,村里道路畅通了,房子翻新了,居住环境改善了,城里该有的,村里也都有了,每家每户年收入都有了大幅度增长。
6月29日,我参与了市院第四党支部与杭锦后旗院党支部、民建村党支部联合开展“检民共建法治广场揭牌仪式、携手脱贫攻坚”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共享党课、法制宣讲等形式,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和农村“两委”人员的普法教育,提高扶贫干部依法履职的自觉性,增强群众的守法用法意识。
“情满扶贫路,一个不能少。”在巴彦淖尔,我看到了各族人民携手并进、共同迈入小康社会的愿景正在实现。
多措并举展现新时代检察做法和成效
前阶段,按照统一部署,巴彦淖尔市两级检察机关集中一周时间开展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新时代检察宣传周活动。
活动中,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法制宣讲、检察长接访、检察开放日和公开听证等形式,向社会充分展示了巴彦淖尔检察机关司法为民的做法和成效。
其中,我随同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刘治中一同接待来访群众。接访过程中,刘治中副检察长耐心倾听信访人诉求,细致翻阅信访材料,从案件事实、程序、法律等方面与信访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从维护信访人合法权益的角度释法说理,力求案结事了人和,维护群众的利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和正义。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在巴彦淖尔,我感受了“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检察情怀。
坚守初心尽显检察使命和担当
6月10日,巴彦淖尔市检察院抽调两级院侦查骨干成立专案组,对一起职务犯罪线索开展侦查。我作为刑事执行检察业务条线的挂职交流干部亦有幸参与其中。
办案期间,我被分配和磴口县院史埃云副检察长搭班配合组成突破小组,对侦查对象进行重点突破。史检严谨的工作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一位从检三十余年的老侦查员,经验非常丰富,办理了大量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是有名的“专家能手”。
为固定证据,我跟随着史检冒着炎炎夏日,从巴彦淖尔奔赴秦皇岛,又从秦皇岛辗转呼和浩特、包头取证,五天内,我们驱车三千公里奔波往返于各地,只为一个线索,而这,只是整个案件千头万绪线索中的一项。
期间,我了解到史检已经连续上多个专案达一年多,无法照顾家庭,于是半开玩笑的问他:“您都快退二线了,这么拼是为了什么呢?”“因为我是一名老党员,也是一名员额检察官,所做的都是分内工作,是我的责任。”他郑重的说。
这一刻,我感受到了一名共产党员、一个检察人的初心和使命,浑身充满了力量。